
教师工作总结(集合15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工作总结1一、指导钻研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了解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而这些工作必须在授课前完成的。期初,我就要求李老师不要忙于写学科计划和备课,而是要通读教材,学习课标,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本册教材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明确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对教材驾轻就熟的基础上,再编写学科计划,再备课。这样的计划和备课才有适用性,可操作性,有利于顺利开展课堂教学。
二、指导钻研学生
教师不仅要备课,更要备学生。教材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教材所承载的知识是要求学生学习并接受的。如果教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不听,不接受,他也是劳而无功的。因此,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甚至个性特点,都是很有必要的。一个不了解学生的老师不会成为一个好老师的。所以,我经常提醒李老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也要创造机会去了解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愿意学了,课效自然就会得到提高的。
三、指导钻研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经常去听李老 ……此处隐藏16514个字……教学中,继续运用传统教学中的优良教学方法扎实落实基础知识,同时更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生成的能力,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贴近时代的步伐和精神,体现作为人文学科的本质。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尽快适应课改后的教学,我曾在每节课前给学生准备内容详细并配有知识结构的新课学习提纲,让学生先预习,再学习,这样对于容量很大的教学就容易了许多,学生学习起来也不感觉吃力了。
2、集体备课,发扬备课组协作精神
新的课程特别强调教师的合作意识,我与同组的刘建芳老师经常一起备课,有问题一起探讨、研究,对教学内容的处
理,教学方式的选择,知识的整合,课程资源的利用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我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资源共享,怎样处理好教材、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何导入、讲授新课中采用哪种方式更合理、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落实课标要求等一一进行切磋,以免在的教学过程中走弯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尽管做了很多工作,也付出了很多,但我深知自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不够,性情有点急躁,有时对待学生过于严厉,对个别尖子生的转化工作力度不够,对尖子生能力的培养稍嫌不足。在教育科研方面,虽然平时新闻记者了很多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但今年显得笔耕不勤,没有写出什么好的感悟之类的成文东西。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力争改正不足,继续努力提高自已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改进工作方法,以我的热心、精心、恒心、爱心、耐心、细心投入到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我们的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已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