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的日记(汇编15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日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日记1饺子是中国北方(尤其是东北)非常的食品。东北人人都会包饺子。以前的时候,人们很久才吃一次饺子。现在经济发达了,饺子这种食品就传遍了中国,成为了中国的食品,人们想吃就吃。我妈妈是东北人,所以她也会包饺子。我们主要还是在春节、有客人来的时候才吃饺子。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饺子。
首先是颜色。大家都知道,面是白色的。但是如果你在里面加一些其它的东西,如蔬菜,它的颜色就会变了。所以说,饺子的颜色根据面颜色的变化而变。
其次是材料。包饺子只需要饺子皮和馅就足够了。你有可能需要一些水或面粉。包饺子需要的物品就一个勺子或一双筷子就够了。
然后是制作。皮和馅都可以在超市里买到,但是东北人包饺子皮和馅都是自己制作的。我认为自己擀的皮要比买的皮好包得多的多。如何准备面等我就不说了,我就说说如何擀饺子皮(我到目前都没学会东北人包饺子的这一绝活)。擀的时候用大拇指护住面团的中心,其它四指负责让面团转。你用擀面杖擀一下,用手让它转一下(另一只手)。就这么重复下去。最后擀出来的皮会是只有中间有原来那么厚,其它地方都很薄。妈妈说这是为了不让饺子漏。包饺子开始了。先放一点馅在中间,然后把 ……此处隐藏7051个字……好,晚上还有烟火看,不仅美丽,还让我回味无穷。
春节的日记1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题记
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爆竹声,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满满的喜庆。
春节来了,我们非常高兴,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还有“福”字,“倒福”是“福到了”的意思。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所以春节一定要放烟花,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xx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那边暖烘烘的,旺火烧了起来,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滚,好像在呼唤着什么,也好像在喜悦地跳舞。人,物,中国,将春节愈演愈烈,带来了xx的新气象!
富有年味儿的春节,富有人情味儿的人。